深化改革

柳南区创新打造“工业110”服务平台 开辟企业纾难解困“绿色通道”

文章来源:市委政策研究室文档组发布日期:2022-05-30

柳州市扎实推进“改革攻坚落实年”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难点堵点问题,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健全监管机制,在柳南区率先打造“工业110”服务平台,开辟涉企难题快速处置“绿色通道”。该平台在一季度试运行以来,受理企业问题158件,限时办结131件。帮助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解决场地平整、电线迁改等问题,推动企业“灯塔工厂”项目建设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22%

一、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紧扣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组织、政策、机制等方面出发,着力打造一站式、立体化服务平台。一是夯实政策基础。将“工业110”列入柳州市“改革攻坚落实年”统筹推进的26个项目之一,推动出台《柳南区“工业110”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为“工业110”服务平台建设、制度完善、机制建立提供根本遵循。二是完善组织建设。推动成立柳南区“工业110”服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以柳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指挥中心,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形成土地规划类、融资贷款类、人才用工类等7大类问题服务小组,实现涉企问题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处理。三是优化服务方式。建立现场办公机制,每周五由城区领导带队到指挥中心、企业(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困难,推动各项涉企难题有效解决,探索形成“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形成、督查在一线跟进、问题在一线解决”的服务工作格局。

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

结合工业企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高效联动,形成“企业下单、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高效办结”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模式。一是畅通问题反馈渠道。设立“工业110”服务专线、专用邮箱、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沟通渠道,建立企业问题集中受理机制,集中受理企业提出的咨询、求助、意见、建议、投诉等各类非紧急诉求,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办事流程咨询等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多维联动机制。构建“指挥中心+服务小组+职能部门”的联动服务体系,完善事项按职能职责、管辖权限分办和多部门协办的规则。指挥中心接到企业诉求后,严格执行“接单、派单、反馈”等工作流程,确保具体事项均由对应职能部门对接。三是建立快速处理机制。建立分级分层的派单机制,根据企业问题复杂程度确定受理事件等级,及时转办至牵头单位,完善派单转办事项跟踪监督制度,建立接诉即办和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事项办理按时完成。其中,咨询事项1个工作日内答复,一般事项2个工作日内答复,办理难度较大事项5个工作日内答复。四是提升长效宣传力度。根据平台服务制度和具体服务案例,建立信息定期公开机制,定期编制“工业110”服务简报,客观反映辖区工业企业诉求,为行政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企业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健全监管机制,汇聚一盘棋服务合力

通过服务测试、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举措,倒逼职责部门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工作理念,推动汇聚“意见有人听、问题有人管、事情有人办、利益有人护”的一盘棋、多维度服务合力。一是优化服务流程。不断精简优化“工业110”服务受理派单、办理答复、督办回访、办结归档等环节工作流程,建立诉求分级分类办理制度,不断明确规范受理、限时办理、满意度测评等要求,形成企业诉求办理闭环运行模式。二是完善考评机制。建立“工业110”服务企业工作红黑榜制度,重点记录未解决的企业难题,由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处理效率、企业满意度进行分类排名。同时,将“工业110”服务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度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三是强化督查问效。建立“工业110”常态化监督机制,工作领导小组运用督办单、专题协调、约谈提醒等方式,合力打造“工业110”服务平台“接通即答、接诉即办”综合调度体系,落实“人员首接负责、部门接诉即办”的工作职责,推动办理端提速增效。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