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柳州市深化改革激发创新要素活力 助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文章来源:广西改革APP发布日期:2022-08-03

2021年以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要素不够优质、创新生态体系不够完善等难题,全力激发创新要素活力,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健全科技创新制度

针对当前制约创新活动的难题,柳州市围绕创新活动的前端、中端、后端,实施“三制一补”改革。一是推行“揭榜制”。建立“企业出题、政府张榜、能者解题”攻关模式,推出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加工、新材料等领域的7个揭榜制项目,项目总投入9000万元,总悬赏金额2320万元,其中,“基于飞秒激光超精细孔加工技术的电控燃油喷油器制造工艺开发及装备集成”项目作为柳州市首个揭榜制科技项目进入批量试验阶段,相关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二是推行“赛马制”。对“急、难、险、重”技术难题,实施“多马同场竞技”竞争模式,遴选出最优技术路径企业予以财政经费支持。如,针对柳州螺蛳粉预包装产品开展的技术攻关取得明显成效,产品保质期由最初的10天提高至6个月,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从70%提高至95%以上。三是探索推行“双轨制”。制定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和试点自治区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库方案,由自治区与柳州市科技部门联动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库对科技重大专项进行“育种”,自治区通过“择优”机制对筛选出的好项目予以快速立项,实现自治区与柳州市双轨并行支持强优科技企业率先发展,共实施市科技重大项目67项,拉动研发经费投入9.08亿元,开发新产品117个,实现经济效益139亿元。四是完善奖补政策。修订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瞪羚企业认定奖补、独角兽企业奖补等全部纳入专项奖补范围,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市研发投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102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40家。

二、完善创新人才引育机制

坚持将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健全完善积极灵活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一是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出台柳州人才新政2.0版,坚持招商与招才、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高校与园区相结合,聚焦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引进人才,激发科技引才内生源动力。近年来,成功引进E类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1名,其中产业类人才31名,支持柳工集团等企业在深圳建设“人才飞地”。二是完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的“厚土培植”人才培育模式,为人才团队来柳创新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体化服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参与项目、创办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共完成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45.38亿元。三是实行“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在项目符合立项条件,项目承担单位作出遵守科研诚信承诺并严格按要求制订本单位科技项目与经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允许项目承担单位以合同制管理方式实行项目经费包干,由项目负责人依规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组织实施“广西科技大学博士到驻柳企业挂职项目”包干制人才专项,连续三年每年预算经费400万元,支持100名博士到企业驻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提升创新平台承载能力

立足工业强市发展需求,把创新平台建设成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获取技术服务、提高创新能力、促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一是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推进在柳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建设了19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重点实验室、293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建有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例达27%。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47家,搭建首家“广西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成功引入电子科技大学在柳州建立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建设广西汽车产业研究院。二是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服务能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双创”升级版,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10家,其中国家级3家;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9家,其中国家级9家,孵化载体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区前列。

四、强化夯实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创新创造生力军。一是强化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对象,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和定制化联系帮扶。二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修订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建立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和服务管理。发挥创新项目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探索普惠制补助方式,借助孵化培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功能平台,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提供项目、人才、融资等靶向服务,激发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42家,比2018年的340家增长118%;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681家,比2018年的442家增长54.1%。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