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探索协同保护、风险防控、纠纷应对“三位一体”模式深化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改革

文章来源:广西改革发布日期:2025-08-19

2024年,广西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奋力改革攻坚,涌现出一批优秀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根据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工作部署,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组织开展广西改革攻坚十佳成果和优秀成果评选,并结集出版《广西2024年度改革攻坚优秀成果》,这是广西各地各部门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的集中体现,是广西各个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进典型,是广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基本情况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柳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抢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实施新机遇,探索实践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风险防控、纠纷应对“三位一体”改革模式,推动柳州市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双循环发展,深度融入与RCEP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放合作,有力支撑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如无特别注明,本文数据均截至2024年底。)

二、主要改革创新举措

(一)创新机制,下好协同保护棋

一是探索“协同合作”机制。柳州市统筹知识产权、政法、商贸、海关等11个部门成立市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在全区率先制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建合作机制、签署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三类资源,构建“政府+企业+机构”工作格局,实现海外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协同保护全覆盖。二是推动“协同措施”集成。聚焦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和重点出口产品海外知识产权特点和需求,制定RCEP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改革方案,集成创新主体专利、工业设计、商标、地理标志、著作权等全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联动海关保护、国际贸易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和司法救济,形成全领域知识产权不同部门协同保护工作闭环。三是规范“协同服务”事项。结合风险预警、纠纷调解、侵权应对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事项和流程,创新编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工作规范,以标准形式强化知识产权领域的维权保护公共服务与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衔接规范化、便利化,助力“走出去”企业破解国际经贸知识产权竞争难题。

(二)构建体系,念好风险防控经

一是完善风险防控“架构网格”。以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为基面,开展海外风险防控体系单元建设,设立广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分中心(柳州贸促会)和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上汽通用五菱)。柳州通过整合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和10个维权援助工作站(行业标杆企业),率先建成全区“12110”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主干网体系。二是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措施”。重点面向涉外领域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指导实施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合规管理制度、企业观察制度、风险排查分级分类制度等,精准打造市场开拓与技术输出、贸易合规与风险规避、风险识别与纠纷应对等知识产权联动模块,有效提升“出海”质量、降低“出海”风险。三是夯实风险防控“支撑保障”。从法律法规制度研究入手,结合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兼顾RCEP主要海外市场,编纂《柳州市RCEP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标准体系和《柳州螺蛳粉产业国际贸易合规指引》。从信息情报搜集共享入手,结构化分析海外目标产业、技术、专利等发展态势和竞争趋势,定期推送涉外商事知识产权法律动态、纠纷信息和典型案例,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技术指南。

(三)升级服务,解好纠纷应对题

一是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服务”新样板。把“11”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入库企业服务融入“12110”主干网,整合行政、司法、社会三方资源,将以案释法、贯标培训、专利导航、风险排查、分级监控和资讯情报、预警分析等技术和信息输送到企业一线,形成从“一案一策”速效响应到“一企一策”长效保护“1+1”柳州模式。二是探索涉外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依托广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分中心和柳州市RCEP企业服务中心,在全区率先成立广西贸促系统(柳州)诉仲调联动中心,率先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由行政执法人员、法院法官、专利侵权纠纷技术调查官和公职律师组建调解员队伍,不断提升涉外民商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和维权服务效能。三是培育海外知识产权“专业化智库”新资源。遴选熟悉国际经贸和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专家,成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队,实施企业专家顾问制度,指导帮扶涉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工作技术合规、纠纷避险,促进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高质量实施。

三、主要成效

(一)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协同保护机制合力下,风险防控体系第一时间响应,运用纠纷应对技术支撑,为某桥梁预应力企业“专利无效和商标侵权诉讼”案件胜诉提供有效服务。2023年以来,全市办结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173件,受理纠纷调解案件1834件,其中商事(含涉外知识产权)调解116件,有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改革。

(二)成功助力产业创新“出海”

区市两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指导上汽通用五菱构建“研发方向—技术路线—专利风险”三维分析架构,识别18个优势技术发展方向、制定50余项技术路线图、对500余件海外专利进行风险分析,建立起东盟国家专利技术布局体系,企业依托“12110”主干网实现对汽车和工程机械支柱产业海外技术输出和市场开拓全覆盖。指导柳工集团将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内嵌产品研发至销售全流程,实现对13个海外子公司、20个制造基地、5个研发基地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统一管理、定期检索排查。专利导航成果应用于企业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及俄罗斯等国家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领域。

(三)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柳州市4件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五菱、柳工、七色珠光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累计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布局海外专利189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58件,重点涉外企业产品拥有高价值专利661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429.9亿元,较2022年底增长107.97%,汽车出口43.1万台(套),工程机械国际销量4.8万台,多款新能源汽车入驻东南亚和欧盟市场,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城市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