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柳州市构建市域教育共同体全力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广西改革发布日期:2025-10-28

近年来,柳州市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振兴作为破解教育均衡难题的关键抓手,以构建教育共同体为核心开展系统改革通过创新县中发展机制加强师资培育深化育人内涵建设全力推动县中发展提质增效。202510召开的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上,柳州市作为广西唯一代表作典型经验介绍

一、强化市级统筹,创新县中发展机制

一是率先在广西开展教育共同体改革坚持全市一盘棋布局,聚焦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出台《柳州市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分批组建覆盖所有县中的5市县高中教共体,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县中辐射形成了“以城带县、以强带弱的发展格局。二是创新实施市招县用编制改革打通地域之间的壁垒,由市委编办统筹县域编制划转县中部分教师编制到市直结对学校再由结对学校每年派出等额优秀青年教师到县中工作13使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如活水般流动起来目前柳州市已经统筹划转县中编制20名,82名结对市直高中骨干教师到县中任教,实现优质师资精准下沉”,构建了“编制随人走,人带资源来”的柳州模式该做法获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三是构建市县联动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县中与市直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实现行政管理层面深度融合、班级精细化管理对接、教学科研资源深度整合大力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县中办学条件,持续夯实县中发展基础,近五年投入9亿元支持县中建设,新增校舍面积20.1万平方米、学位4750个,基本满足县域高中在校生达峰时入学需求

二、聚焦师资培育,激发县中内生动力

一是着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联管联教、联研联评制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教共体内全学科抱团发展。三年来,累计选派10名优秀校长、250名骨干教师开展对口帮扶,惠及8.2万名学生。特别是积极对接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同济大学对口帮扶三江中学,为县中发展提供了高位引领。二是大力实施5323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五级培养体系+三大专业平台+两条能力路径+三方晋升机制”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通过教学成果评比激励教师转型,用“三年一聘”周期式管理激发动力不断强化县中教师队伍“引、育、留、用”机制,持续拓展县中教师培养路径。每年投入400万元与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重点保障县中入选比例,打造“带不走”的骨干队伍。近五年县中骨干教师人数增长近6倍。三是搭建市域教研资源平台转化优质教学资源包1.2万套,分批次组建各类教研共同体50个,建设学科教研基地、教研员领航工作室、教研示范校,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教学视导等活动,实现市县高中教研同步、资源共享近五年县中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9项,教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三、深化内涵建设,推动县中优质特色发展

一是深化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以改革引领全市56个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搭建“校长论坛”“名师讲堂”等平台,全面推进高中“因校制宜”实施选课走班,柳州市成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自治区示范区。二是搭建市域高中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将县中纳入全市培训范畴,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整体推动县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创新,做到新课程新教材、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四个100%全覆盖三是构建富有县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示范性、特色普通高中创建为抓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将侗族大歌、苗族蜡染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县中校本课程体系,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目前,柳州市已实现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县县全覆盖,县中获评自治区示范、特色普通高中的比例达81.82%,位居广西首位。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