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柳州市柳南区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大力推动向海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广西改革发布日期:2024-02-20

近年来,柳州市柳南区坚决贯彻自治区向海图强决策部署,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推动产业园区扩容增效、服务提质、产业集聚,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求变、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河西高新区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绿色园区”等荣誉;2023年12月入选第一批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名单。

一、深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推动园区扩容增效

集中各方资源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举全区之力支持和服务河西高新区做强做大。一是加强园区顶层设计。坚持“谋划为先”,立足柳南区工业优势,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专用车及改装车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特色食品及物流产业园等配套园的建设,着力将高新区打造成柳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目前初步构建了以汽车零部件、现代装备、食品、模具、绿色新材料5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自治区500亿级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二是推动园区加速扩容。坚持“政策为大”,出台《广西柳州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5年)》,以2022年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为契机,制定“园区西扩”重大发展战略,将西面7500亩有条件建设区域申请纳入中心城规划开发范围。目前,已高水平完成河西高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计划扩区12.45平方公里,将总规划面积扩大至32.69平方公里,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接续争取了更大空间。三是探索亩均效益改革。坚持“要素集中”,盘活存量资源,以闲置厂房二次招商、已承租企业挖潜上规、引导业主对厂房重整升级“三线并行”的方式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稳步推进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2023年共盘活闲置厂房4.1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推动“柳南区竹鹅溪河源岸治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获得政策性银行贷款18亿元。

二、深化企业服务机制改革,推动园区服务提质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加快打造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创新审批服务模式,用心呵护各类经营主体。全面推广“一业一证”、“一证多址”改革,探索推行并联审批、承诺制、联合验收举措,构建全产业审批服务事项异地通办联动机制,“交地即交证”联办服务在柳州市率先实现产业项目“三证齐发”。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等制度,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2023年全区市场主体新增8200余户。二是创新“工业110+”企业服务模式,用情搭建企业服务载体。设立“工业110+”企业服务平台和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将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由二产拓展至一产、三产。常态化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和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区领导直接挂点服务企业,“企业服务专员”一对一跟进企业需求。实施护航实体经济五大攻坚行动,“一企一策”支持辖区规上工业企业稳产达产,增强重点企业竞争力。目前,“工业110+”即接即办受理诉求467件、办结率达96.8%,推动“未诉先办”解决问题210余件。三是创新服务质量考评机制,用力优化园区服务管理。创新开展服务企业质量专项考评,以规模总量增长、企业服务质量提升为评价核心,完善高新区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探索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配合自治区开展建立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工作,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有力推动建林模具等14个项目实现竣工、38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三、深化项目招引机制改革,推动园区产业集聚

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和物流区位优势,以“借船出海”模式积极培育外向型企业、开放型经济。一是建强开放平台通道,塑造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以柳州铁路港为龙头,以西鹅万亩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为平台,积极融入柳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建成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公铁一体物流产业集聚区,构建具有柳南特色的“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积极有效对接RCEP实施,成功获批广西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项目集聚区。二是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新形态”。紧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聚焦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柳工等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工程机械等配套关联产业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共开展驻点招商、精准招商近40场次,新引进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09.43亿元,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三是做优对外开放服务,营造高水平开放合作“新生态”。支持重点企业扩大境外合作,推动柳工海外收入同比增长四成以上,上汽通用五菱整体海外销量突破80万台,风驰二手车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基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鼓励辖区更多有实力、有意向开发国外市场的配套企业,与比亚迪、广汽等新能源主机厂进行业务对接,在提升外地份额的同时积极进入海外市场抢项目、争订单。目前,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13家,亿元以上企业达26家,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成功突破900亿元大关。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